招生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专升本考试 - 分省专升本 - 广东专插本 - 正文
 

2013肇庆学院专插本中国文学史专业考试大纲

来源:2exam.com 2012-11-12
2013肇庆学院专插本中国文学史专业考试大纲

2013年肇庆学院本科插班生考试大纲(核对)
(中国文学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院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考试大纲只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插班生考试。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基本要求:
熟悉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脉络;检查考生在专科阶段对先秦两汉至唐宋文学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熟练程度,包括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流派、文学团体、文学思潮等文学现象的兴衰变异情况;运用所学知识,以文化学的视角结合哲学、史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综合研究文学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1、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对本课程有关的名词、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正确记忆。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本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比较和解释本课程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流派、文学团体、文学思潮等。
2、考试的内容:
    ⑴ 先秦至唐宋时期的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学思潮;
    ⑵ 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及其创作成就;
    ⑶ 代表作品分析;
    ⑷ 名词术语。
   3、《中国古代文学》考试的知识范围如下: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绪论
 1、了解中国文学史的分期;
    2、了解中国文学的起源问题;
3、了解先秦文学的形态、创作的流变;
4、了解先秦文化与文学发展的轨迹。
第一章  上古文学
一、考核知识点
1)神话的概念和功能;   
2)神话的民族精神意蕴;  
3)神话的隐喻和象征;
4)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原始歌谣;   
2)神话的概念、上古著名的神话片段;   
3)《山海经》;
2、理解:
1)文学艺术的起源;  
2)原始歌谣的特点;  
3)上古神话内容的分类;
3、应用:
1)上古神话的历史化;   
2)四大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反抗精神;   
3)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4)上古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二章   《诗经》
一、考核知识点
1)《诗经》的性质;            
2)《诗经》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3)赋、比、兴的概念、作用;   
4)《诗经》的体例。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诗经》的编定与体制;   
2)风、雅、颂,赋、比、兴的概念;
3)四家诗;               
4)《关雎》、《蒹葭》、《氓》、《东山》、《七月》;
2、理解:
1)《诗经》的内容分类;   
2)《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
3)变风变雅;             
4)《诗经》中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3、应用:
1)《诗经》的艺术特点;     
2)赋、比、兴的手法;
3)句式、章法、语言风格;  
4)《诗经》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章  历史散文
一、考核知识点
1)《春秋》、《左传》及其叙事特点;     
2)《左传》的战争描写;
3)《战国策》的人物描写;    
4)若干篇章的翻译与分析。
二、考核要求
1、识记:《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春秋三传”、“春秋笔法”、纵横家的概念。
2、理解:
1)中国古代散文的萌芽与形成;   
2)《左传》的叙事艺术特征;
3)《战国策》的写人艺术;
3、应用:
1)《左传•城濮之战》描写战争的特点;
2)《宫之奇谏假道》的辞令特点;
3)《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的形象及其塑造方法;
4)《战国策•苏秦始将连衡》的辞令及其形象特点;
5)先秦历史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四章  诸子散文
一、考核知识点
1)先秦散文的体裁;
2)《孟子》的艺术成就;
3)《庄子》的哲学诗意;
4)《荀子》、《韩非子》的说理特点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诸子百家兴起的原因;
2)《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和《韩非子》的作者及成书过程;
2、理解:
1)诸子说理散文的发生、发展和成熟过程;
2)儒家、道家、法家的主要理论主张;
3、应用:
1)《论语》的思想内容;
2)《庄子》的浪漫主义风格及《庄子•逍遥游》的艺术成就;
3)《孟子》散文的文学性及《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论辩特色;
4)先秦诸子寓言特点;
5)诸子散文的总体文学特征及其地位和影响。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一、考核知识点
1)楚文化的特点;
2)屈原的生平及思想;
3)《楚辞》的内容;
4)《离骚》精神和象征手法;
5)其他作品内容与风格特点;
6)楚辞艺术形式的影响。
二、考核要求
1、识记:楚辞体、《离骚》、《九章》、《九歌》的概念;
2、理解:
1)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2)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3)《离骚》展现的屈原美政理想;
4)《离骚》的美人、香草意象;
5)宋玉及其辞的艺术特色、地位及影响;
3、应用:
楚辞的流变与屈原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绪论
1、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汉代文学发展的基本态势;
2、汉代文学样式嬗变及分期;
3、赋的起源与发展状况;
4、史传散文《史记》等基本知识;
5、五言诗的发生、发展与七言诗的孕育。
第一章  秦及西汉散文
一、考核知识点
1)《吕氏春秋》的寓言;
2)李斯《谏逐客书》;
3)贾谊《过秦论》(上)及文风;
4)西汉散文的其它表现。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贾谊《过秦论》、李斯《谏逐客书》、晁错《论贵粟书》;
2、理解:
1)《吕氏春秋》、《淮南子》的成书情况;
2)西汉政论散文的发展概况;
3、应用:
1)李斯《谏逐客书》辞采繁富、理气充足的特点;
2)贾谊《过秦论》内容与文章特点。
第二章  汉代的辞赋
一、考核知识点
1)骚体赋及其代表作;
2)《七发》的景物描写及主客问答的形式;
3)司马相如的赋作;
4)汉大赋的体制特点与精神;
5)城市赋作的兴起及创作;
6)抒情赋的创作及地位;
7)东汉赋的创作概况;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汉赋四大家;梁园文学群体;骚体赋、汉大赋(新体赋)、抒情小赋;京都赋;
2、理解:
1)汉赋的概念及来源;
2)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
3)汉大赋的艺术特征;
4)东汉抒情小赋的勃兴;
3、应用:
1)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
2)汉代辞赋的发展演变历程;
3)枚乘《七发》的艺术成就;
4)张衡《归田赋》的主要艺术特点。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传文学
一、考核知识点
1)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精神;
2)《史记》的内容和艺术性;
3)《史记》的结构框架;
4)《史记》的风格。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报任安书》;纪传体;通史;互现法;
2、理解:
1)司马迁的人生经历与《史记》创作的关系;
2)司马迁的历史观和英雄观;
3)《史记》的人物刻画;
3、应用:
1)本纪、世家、列传的概念;
2)《史记》的体例及其巨大的艺术成就;
3)《项羽本纪》中项羽的艺术形象;
4)《李将军列传》中李将军的艺术形象。
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
一、考核知识点
1)乐府及乐府诗的收集;
2)乐生恶死的愿望;
3)乐府的叙事性;
4)乐府诗体;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汉代乐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叙事诗;
2、理解:
1)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
2)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
3)《陌上桑》的人物描写艺术;
4)《孔雀东南飞》的婚姻悲剧;
3、应用:
1)两汉乐府诗歌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2)两汉乐府诗的叙事艺术。
第五章  东汉的散文
一、考核知识点
1)《汉书》的基本内容及人物塑造;
2)《论衡》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汉书》;《吴越春秋》;《论衡》;
2、理解:
1)东汉的政论散文;
2)《汉书》的艺术特色;
3、应用:
1)《苏武传》的悲剧人物形象;
2)东汉野史创作的特色。
第六章  东汉文人诗
一、考核知识点
1)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及表现;
2)《古诗十九首》的人生哲理和体验及艺术性。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古诗十九首》的概念;苏李诗;
2、理解:
1)五言诗的起源及发展;
2)感伤的风格;
3)游子思妇的情感世界。
3、应用: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1、文学的自觉和创作的个性化;
2、以宫庭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3、文学风格的变迁;
4、玄道哲学与文学;
5、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历史地位。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一、考核知识点
1)建安风骨;
2)三曹与王粲;
3)阮籍与魏晋风度;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建安文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三曹、建安七子、建安风骨、竹林七贤、名教、玄学的概念;蔡琰、阮籍《咏怀诗》、嵇康。
2、理解:
1)建安文学的兴盛;
2)文学的自觉;
3)苦闷与旷达;
4)正始文学的转变成因。
3、应用:
1)建安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和风骨特征;
2)曹操《短歌行》的思想内容;
3)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4)曹丕七言《燕歌行》的艺术特色;
5)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的艺术成就。
第二章    两晋文学
一、考核知识点
1)太康诗风;
2)玄言诗。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太康文学;左思风力;郭璞《游仙诗》;潘岳《悼亡诗》;玄言诗;兰亭雅集;
2、理解:
1)西晋文学的繁荣;
2)太康文学的特征;
3)东晋玄言诗的特征;
4)郭璞《游仙诗》的艺术特色;
5)陆机《文赋》的贡献。
3、应用:
1)左思《咏史诗》的艺术价值;
2)东晋文人的心态。
第三章  陶渊明
一、考核知识点
1)陶渊明的性格特征;
2)陶诗艺术及其渊源;
3)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
4)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田园诗;隐逸诗人;桃花源;《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种豆南山下)、《和郭主簿》(二首)、《饮酒》(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记》;
2、理解:
1)陶渊明的生平、思想;
2)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内容;
3)陶渊明田园诗歌的艺术特征;
3、应用:
1)《饮酒》二十首、《归园田居》五首、《归去来兮辞》、《读山海经》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
一、考核知识点
1)南北民歌的异同;
2)西洲曲、木兰诗。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西洲曲》;《木兰诗》;吴声;西曲;
2、理解:
1)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2)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3、应用:
1)《西洲曲》的艺术特色;
2)《木兰诗》中木兰的形象意义。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一、考核知识点
1)谢灵运与山水诗;
2)鲍照与七言歌行。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山水诗的兴盛、陶渊明到谢灵运的诗歌艺术的转变;“元嘉三大家”、七言诗的概念; 鲍照;
2理解:
1)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2)鲍照对七言诗的突破;
3、应用:
1)谢灵运《登池上楼》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鲍照《拟行路难》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一、考核知识点
声律的出现与形成、永明体、宫庭文学集团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大小谢”、“永明体”、“宫体诗”、《玉台新咏》;齐梁诗人集团;
2、理解:
1)永明体新诗的特点;
2)谢朓对山水诗的新发展;
3)齐梁诗人集团的活动方式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4)齐梁宫体诗的特色;
3、应用:
1)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永明体新诗的改革及其对近体诗的贡献。
第七章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一、考核知识点
庾信的文学创作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南北文风的交融;
2)庾信及《拟咏怀》;
3)“徐庾体”;
2、理解:
1)北朝文学的复苏与兴盛;
2)结合作品理解庾信诗歌乡关之思的内容与表现;
3、应用:
庾信《拟咏怀》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影响。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一、考核知识点
“文气说”、《登楼赋》、《洛神赋》、《兰亭集序》、《芜城赋》、《水经注》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曹丕兄弟的书札;抒情小赋、骈文、《水经注》、《洛阳伽蓝记》、《登楼赋》;
2、理解:
1)抒情小赋的繁荣;
2)南朝骈文的兴盛;
3)北朝散文的艺术特色;
4)《水经注》对我国山水游记的开拓;
3、应用:
1)南朝的写景骈文;
2)江淹的《恨赋》、《别赋》。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一、考核知识点
 “小说”的概念、小说兴盛的原因、《世说新语》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小说;志人小说;志怪小说;《世说新语》;《搜神记》;
2、理解:
1)志人、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2)志怪小说的内容;
3、应用:
1)《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
2)《搜神记》的艺术特色。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绪  论
 1、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
 2、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文学;
 3、佛道二家对唐文学的影响;
4、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一、考核知识点
1)隋代文学
2)上官仪、沈佺期和宋之问;
3)王绩与初唐四杰;
4)陈子昂;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薛道衡《昔昔盐》、宋之问《渡汉江》、《度大庾岭》、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杨炯《从军行》、骆宾王《在狱咏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理解:
1)掌握隋代文学的相关内容;
2)掌握上官仪、沈荃期和宋之问及其在格律诗方面的贡献;
3、应用:
1)掌握王绩与初唐四杰及其对扭转初唐诗歌风格的贡献;
2)掌握陈子昂诗歌及其诗歌理论。
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
一、考核知识点
1)山水田园诗歌的产生及内容和艺术特色;
2)孟浩然、王维;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分省专升本
    福建专升本 | 安徽专升本 | 山东专升本 | 江西专升本 | 辽宁专升本
    河南专升本 | 湖南专升本 | 湖北专升本 | 上海专升本 | 广东专插本
    河北专接本 | 江苏专转本 | 北京专升本 | 浙江专升本 | 重庆专升本
    吉林专升本 | 黑龙江专升本 | 山西专升本 | 天津专升本 | 甘肃专升本
    海南专升本 | 陕西专升本 | 内蒙古专升本 | 四川专升本 | 云南专升本
    浙江省22 | 新疆直升本 | 广西专升本 | 江苏专转本 | 青海专升本
    上海插班生 | 宁夏专升本 | 贵州专升本 | 西藏专升本
    政策法规
    考试大纲
    考试问答
    试题答案
    录取查询
    成绩查询
    录取分数线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闽ICP备06019773号